電動試壓泵3D-SY15KW型
首先感謝使用我試壓泵廠家的產品.
在使用本泵前務請詳盡閱讀本說明書。
在安裝使用過程中,如有什么問題或出現故障,請參照本說明書解決和排除,如不能得到解決及時與我廠聯系。
由于產品的不斷改進,可能導致本說明書與產品不完全相符,有什么疑問,請及時與我廠聯系。
如用戶對試壓泵有什么特殊要求,我們可進行專門設計。
一、電動試壓泵的安裝
設備的精心安裝和施工,是保正設備長期無故障運轉的重要步驟之一。試壓泵的設備,除了液力端高壓部分分配有安全閥之外,(安全閥主要用來防止液力系統(tǒng)中壓力過高,從而造成泵的超壓運轉)還要對設備以后在運轉、維護、檢查等過程中所需的安全防護裝置予以足夠重視,(如扶手、支架、防護罩等)以免發(fā)生不必要的人身傷亡事故。
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安全防護裝置與設備的安全報警裝置進行連鎖,任何一個影響運轉或對人身產生危害的情況一旦發(fā)生,設備的動力將被切斷,強迫運轉停止。直到重新修復防護裝置與安全裝置,才能恢復動力和供應,泵重新投入運轉。
1、基礎
1.1基礎的施工設計必須根據設備的使用單位所在地的土質而定。
1.2基礎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大小,以保證設備就位后不下沉,設備不彎曲、變形。
1.3基礎施工必須水平,以免設備安裝就位后傾斜。發(fā)現傾斜應立即停止糾正。傾斜的安裝不利設備的潤滑,還會引起設備在運行中產生其他附加應力。
1.4要考慮一旦固定在基礎上后,在以后的維護檢修、檢查時,與周圍設備或裝置間的距離。也就是說,基礎設計的位置,要為方便日后的檢修、檢查,周圍留有足夠的空間。
1.5為避免環(huán)境污染,基礎設計、施工同時要考慮泵的泄漏、沖洗液的儲存或排放管。
2、設備安裝
2.1設備正確就位在基礎上之后,在擰緊地腳螺栓的同時,不要忘記擰緊防松螺母,以防設備與地腳螺栓間產生松動。
2.2泵和原動機連接的精確調整是最重要的。
2.3在安裝大、小皮帶輪時要校正皮帶輪的對準度
2.4有公共底架(撬裝)的泵,制造廠家在出廠試車時,已對皮帶的張力做了校正,但由于運輸或吊裝過程中,底架可能發(fā)生變形,因此,用戶應在設備就位于基礎上之后,必須重復檢查皮帶的張力。
2.5設備運轉一段時間(約三個月左右),應重新按2.3條內容進行校正。校正后,可在泵、減速器、原動機的底腳板外側面處焊上定位塊,這樣做的目的是:一可以避免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移,二可以使日后大修復位安裝十分方便。
2.6泵的旋轉方向必須正確,否則會對泵帶來不良后果。一般在泵的皮帶罩上都標有旋轉方向。如果沒有泵旋轉方向的標志,可采用下述方法來確定:面對泵的液力端,從泵的右側觀看,曲軸旋轉方向應為逆時針。
3、吸入管道的配置
3.1單作用的往復泵在吸入口,應該為凈正吸入壓力,這樣可幫助液體及時充滿閥腔。避免和減少由氣蝕而引起的不穩(wěn)定運行。泵的輸送介質不同,吸入凈正壓力也不同。配管時,必須保證吸入凈正壓力達到泵的技術參數要求的數值。增加供液槽的液位高度,用灌注泵送液等方法均可提高吸入凈正壓力。
3.2吸入管的管徑應該不小于泵的入口孔的孔徑。液體在吸入管線中的流速應小于0.8/S,對于帶懸浮顆粒的流體,為防粒子沉淀,其流速可以高些。
3.3如果需要安裝吸入穩(wěn)壓器,應盡可能安裝在靠近泵的入口處。
3.4在吸入管線安裝一只閥門(如閘閥、蝶閥、球閥),閥的通經不能使流體產生節(jié)流作用,否則會使泵吸入不良。
3.5在吸入管線的最低位置處要裝一只放水閥。最高位置處安裝一只放氣閥。
3.6如有要求的話,可在靠近泵的進液口處安裝壓力表和最低吸入壓力報警裝置。3.7在吸入管線中不能設置任何調節(jié)和節(jié)流裝置。
3.8如果需要一個集水器作為多臺泵的公共吸入口,那么從供液槽到集水器的總管內徑的橫截面積必須大于或等于從集水器到各臺泵進液口的各分管內徑橫截面積之和。這種配管方法,我們不推薦。
3.9在整個吸入管線上,必須安裝足夠的管夾和支撐架,這有助于消除管道的振動和變形。安裝多少個支撐架視配管具體情況而定。
4、排出管道的配置
4.1排出管道內徑不小于泵的排出口管徑。
4.2靠經泵的排出口處不要安裝任何彎頭。在排出管道的轉彎處,彎頭應大于90°,否則會增加流體阻力。配管應盡可能短而直。
4.3如果需要安裝出口穩(wěn)壓器,應盡可能靠近泵的出口處。在排出管線中,管線是暢通的,任何閥都是全啟式的。
4.4安裝一根旁路管線,以滿足設備進行空載起動和泵在加載前潤滑系統(tǒng)的充分循環(huán)。
4.5在排出管線的最低位置處安裝一只放水閥,在最高位置處安裝一只放氣閥。
4.6泵的排出口附近安裝一只壓力表,如系統(tǒng)有要求,可安裝高、低壓力報警裝置,先報警然后延時停車,保護設備。
4.7整個排出管線上,必須安裝足夠的管夾和支撐架,這有助于消除管道的振動和變形。安裝多少個支撐架,視配管具體情況而定。
二、動力端潤滑
良好的潤滑是動力端長期、可靠運轉的保證,而合適的油品、油量、油路暢通是良好潤滑的保證。
動力端各摩擦副靠飛濺和刮油水潤滑,刮油槽與油環(huán)間的間隙應<0.5mm。機座內腔下部作為油池。潤滑油位由油標顯示。
潤滑油油品規(guī)定為L-AN68機械油,油量約需8升。潤滑油油溫最高不允許超過75℃。
新泵或動力端經過大修的泵,在運轉30天后,應更換潤滑油。以后維護保養(yǎng)方法,請閱泵的日常維護章節(jié)。
三、泵開車前的準備工作
對安裝就位的泵,在開車前進行仔細認真的檢查可以避免和減少對設備不必要的損傷和事故。本說明書提供通常準備工作指南。
1、檢查設備的任何損傷和缺陷,當確認這些損傷和缺陷會給開車帶來不良后果時,應首先采取措施排除。
2、檢查安全閥(或安全溢流閥)、防護罩是否齊全、可靠。壓力表開關是否打開。
3、對有隔爆要求的設備區(qū),要檢查設備是否隔爆,隔爆組別相符否。
4、液力端的法蘭螺柱(或螺栓)是否擰緊到規(guī)定擰緊力矩。
5、曲軸的旋轉方向是否正確。旋轉方向反了,對設備不利。
6、對貯藏時間超過6個月的泵,應打開動力端的機蓋,拆卸液力端的進、排液閥和柱塞,檢查有無銹蝕和污物、雜物。如需清洗,應采用無毒和不易爆炸的溶劑。如煤油、機器清洗劑等。擦洗動力端油池,忌用棉紗、回絲,應用毛刷或布。
7、按本說明書動力端潤滑部分所指出的油品、油量,從通氣帽口加入潤滑油,直至油標所示的規(guī)定油位。
四、泵的操作
開車前的準備工作完成后,就可著手開車。下面是開車的步驟。
1、如果泵配備有一個獨立的外部的驅動的潤滑系統(tǒng),則應首先驅動潤滑油泵,如果泵配有一個與曲軸聯動的潤滑系統(tǒng),則應首先拆掉動力端的檢查門蓋或機蓋,把適量的潤滑油加到動力端的各摩擦副表面和儲油槽中,再蓋好檢查門蓋或機蓋。
2、用人力轉動曲軸一整轉以上,確認所有運動零、部件無阻礙和卡塞。
3、打開出口管道上的旁路閥。
4、打開進液總管上的閥
5、打開排液管線上的閥門,慢慢關閉旁路閥門,使泵逐漸升壓。完全關閉旁路閥,泵投入負載運行。
注意:新泵或經大修的泵初次投入負載運轉后,應認真觀察泵的進、出口壓力,泵有無異常,不均勻的聲響,潤滑系統(tǒng)的油壓、油溫,變矩器的油溫、油壓,各固定密封有無泄漏,各動密封處的泄漏情況,泵出口壓力的波動,管線和泵有無異常振動等。
停車步驟
泵停車前,必須先將泵的負荷(即排出壓力)卸掉,使泵轉入空載運行,這是泵停車操作中最重要的一點,(緊急停車除外)。下面是泵停車的通常順序。
1、打開卸壓閥,使泵轉入空載運行
2、切斷泵的主電動機的電源,使泵停轉。
3、待泵停轉后關閉排液管道上的閘閥和卸壓閥。至此,停車操作結束。
五、安全和注意事項
眾所周知,任何生產活動中,安全第一。不安全的因素往往來自疏忽大意,貪圖方便和對設備的不熟悉,不了解違反了某項安全措施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本說明書提供用戶在使用本設備應注意的安全措施,只是作為一些重大安全措施的指南。用戶根據本說明書提供的安全事項,制定其實執(zhí)行的安全操作規(guī)程。
1、在進行任何維修工作之前,必須首先確定設備已和動力源分離,或動力源已停止工作,防止任何形式的動力(或能量)進入設備。 這包括電能、機械能和液能,從泵的傳動軸(曲軸)以及從泵的進、排液口進入泵內。
2、泵在啟動前,必須認真確定泵的排出管線是暢通的,排出管線中的所有閥門均全開、開足。否則,泵的排出壓力會無限升高,直至動力源超載停轉或是設備的某個薄弱環(huán)節(jié)破壞,嚴重的將會造成人身傷亡事故。
3、潤滑不正常的泵不準動轉。在動轉中發(fā)現潤滑不正常,應立即停車檢查,排除故障。
4、泵不允許負載停車(即泵有排出壓力的情況下停車)這種停車操作將對設備的傳動系統(tǒng)帶來損害,經常如此操作,會嚴重損害設備的運轉壽命。但當設備發(fā)現事故,緊急停車時,允許負載停車。
5、泵不允許負載起動,因為泵所配帶的動力源的起動力矩不足以使泵負載起動。
6、大型電動機,尤其是同步電動機作為泵動力源。在泵試車調試時,需要頻繁起動的話,請參閱該電動機使用說明書中關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的允許起動次數,否則將損壞電動機。
7、泵不允許在液力端沒有注入液體(介質)的情況下運轉,這將造成柱塞填料間的干摩擦,引起柱塞發(fā)熱,填料損壞。
8、油田用增壓注水泵(或稱高進高出注水泵)的進口和出口壓力,必須在說明書規(guī)定的數值范圍內操作。不然的話,輕則泵運行不正常,油溫高,重則,縮短泵的使用壽命。
9、所有外露的旋轉體(如皮帶輪,聯軸器等)均應有防護罩。
10、要定期檢查壓力表,高壓管線中的安全閥是否正確,靈敏。要定期檢查各種安全聯鎖保護系統(tǒng)的可靠性。
11、泵的所有螺栓,雙頭螺栓和螺母,尤其是用在高壓法蘭上的和軸承座上的,它們的擰緊力矩適當與否,直接關系到泵的正常運轉和人身安全,不適當的擰緊力矩,會引起這些重要緊固零件的疲勞或屈服,最終導致破壞,造成嚴重后果。泵的緊固件上緊的最終力矩值見下表。
螺紋直徑(mm) | 擰緊力矩(N﹒m) | |
材料為碳鋼經熱處理 | 材料為合金鋼 | |
M6 | 7 | 8 |
M8 | 14 | 18 |
M10 | 22 | 32 |
M12 | 61 | 76 |
M16 | 122 | 150 |
M20 | 216 | 266 |
M22 | 320 | 431 |
M24 | 480 | 547 |
M27 | 644 | 915 |
M33 | 915 | 1294 |
M36 | 1189 | 1687 |
M39 | 2044 | 2853 |
M42 | 2553 | 3563 |
M45 | 3329 | 4662 |
在安裝和擰緊緊固件時,請注意以下幾點:
A:清洗螺紋表面。
B:涂上防粘劑(或機油)潤滑螺紋和螺栓頭,螺母的側面(即擰緊時的旋轉摩擦面)。
C:按右面示意圖所示的數字順序,先用一半的擰緊力矩值對緊固件1,然后2再3等順序加到所有緊固件上,然后再用規(guī)定的全擰緊力矩值按上述同樣順序加到所有緊固件上。
12、泵應儲藏在干燥、清潔、通風的室內。泵的有效儲藏期(即防銹期)為自發(fā)貨之日起6個月,逾期,應拆開檢查。儲藏期超過12個月的泵,使用前,必須解體檢查。
六、泵的日常維護
在用戶進行泵的日常維護工作時,建議用戶根據這個檢查表并按各自工作特點,制定出相應的檢查和記錄制度。
每日檢查項目 | 檢查 | 記錄 |
1、檢查曲軸箱中潤滑油油位 | ||
2、檢查齒輪箱中潤滑油油位 | ||
3、檢查曲軸箱、齒輪箱中潤滑油溫度 | ||
4、檢查曲軸箱、齒輪箱潤滑油污染 | ||
5、檢查并調節(jié)填料壓緊螺帽 | ||
6、排掉柱塞泄露液 | ||
7、檢查泵吸入壓力 | ||
8、檢查泵排出壓力 | ||
9、檢查潤滑油泄露情況 | ||
10、檢查液力端泄露情況 | ||
11、檢查中間桿擋油蓋的泄露情況 | ||
12、檢查曲軸出軸端的密封泄露情況 | ||
13、檢查熱交換器泄漏情況 | ||
14、檢查吸入口穩(wěn)壓器的充氣壓力和液位 | ||
15、檢查排出口穩(wěn)壓器的充氣壓力和液位 | ||
16、檢查注油器的油位 | ||
17、檢查沖洗系統(tǒng) | ||
18、檢查進口灌注系統(tǒng) |
每周檢查項目
1、檢查所有液力端和動力端螺栓 | ||
2、檢查底架緊固螺栓 | ||
3、檢查進液口法蘭螺栓 | ||
4、檢查排液口法蘭螺栓 | ||
5、檢查柱塞聯接頭緊固螺帽 | ||
6、檢查所有的安全保護裝置 |
每月檢查項目
1、檢查柱塞的磨損 | ||
2、檢查中間桿磨損 | ||
3、清潔齒輪箱通氣帽 | ||
4、清潔柱塞泄露液處的排液口 | ||
5、清潔潤滑系統(tǒng)粗、精過濾器 | ||
6、清潔曲軸箱通氣帽 | ||
7、檢查組合閥 | ||
8、檢查專用工具齊全和損壞情況 |
每六個月檢查項目
1、檢查十字頭間隙 | ||
2、檢查十字頭肖間隙 | ||
3、檢查主軸承間隙 | ||
4、檢查曲柄肖軸承間隙 | ||
5、檢查泵聯軸器或皮帶輪 | ||
6、調換曲軸箱、齒輪箱潤滑油 |
七、故障機器排除辦法
故障 | 可能原因 | 排除方法 |
無液排出壓力表指針急驟擺動,出液量不足 | 1、 泵沒有注入水 | 把水注入泵 |
2、 泵的凈正吸入壓頭不足 | 增加泵吸入系統(tǒng)的 凈正吸入壓頭 | |
3、吸入管內有異物堵住, 或管徑太小 | 消除管內障礙物, 或放大吸入管徑 | |
4、吸入管內和泵液力 端中有空氣 | 消除氣體 | |
5、泵的進排液閥泄露 | 更換進、排液閥 | |
6、進排液處密封圈或錐形、 密封面泄露 | 更換密封圈或修 復錐形封面 | |
排出壓力低 | 1、進、排液閥泄露 | 更換進、排液閥 |
2、泵的進液量不足 | 增加供液量 | |
3、液體在吸入過程中氣化 | 增加吸入壓力, 避免氣化 | |
液力端有不定時或不均勻的沖擊 聲響 | 1、進、排液閥啟閉受阻 | 消除閥芯運動的阻礙 |
2、進、排液閥彈簧斷裂 | 更換彈簧 | |
泵的進排液管道振動劇烈 | 1、進、排液閥工作不正常, 出液量不均勻 | 排除進、排液閥故障 |
2、進出口蓄能器充氣壓力不當 | 充氣壓力調整到規(guī)定值 | |
3、管線內有氣體 | 排出氣體 | |
4、進、排液管支撐點不當 | 變換或加固管道支撐點 (管夾)位置 | |
5、進排液管管徑太小造成流速過大 | 放大管徑 | |
故障 | 可能原因 | 排除方法 |
柱塞密封 處泄露嚴 重 | 1、填料壓緊量不足 | 增加壓緊量 |
2、填料(或成型密封圈)損壞 | 更換填料(或成型密封圈) | |
3、柱塞表面拉毛 | 更換柱塞 | |
柱塞溫度 過高填料 密封損壞 | 1、填料壓得太緊 | 減少壓緊量 |
2、柱塞運動不走直線與導向套不同軸 | 糾正柱塞與導向套的同軸度 | |
3、有注油潤滑的柱塞,注油中斷 | 修復注油裝置,恢復供油 | |
動力端有 敲擊聲 | 1、泵的旋轉方向不對 | 糾正旋轉方向 |
2、連桿大頭軸瓦磨損,間隙過大 | 更換軸瓦 | |
3、連桿小頭襯套磨損,間隙過大 | 更換襯套 | |
4、十字頭磨損,間隙過大 | 調整履板與十字頭的墊片,恢復合適間隙,或更換十字頭 | |
5、連桿螺母松動 | 擰緊螺母 | |
6、主軸承磨損 | 調整或更換 | |
7、柱塞與十字頭聯接松動 | 擰緊 | |
十字頭伸 出端曲軸 伸出端處 密封漏油 | 1、括油密封圈唇口損壞,或裝反 | 更換或糾正唇口安裝方向 |
2、填料未壓緊 | 給適當的壓緊量 | |
2、伸出端與成型唇口密封圈 不同軸造成偏磨 | 糾正同軸度 | |
潤滑系統(tǒng) 油溫過高 | 1、動力端各摩擦副的間隙不當 | 調整到規(guī)定的間隙 |
2、油品不妥,或油質變壞 | 按說明書規(guī)定油品更換油 | |
3、潤滑系統(tǒng)油路不暢通,供油不足 | 清洗濾網和潤滑油通道 | |
4、對機座作為油池的泵油位太高或太低 | 回復說明書規(guī)定的油位 | |
5、熱交換器效率降低 | 清洗熱交換器冷卻管內壁結垢物 | |
6、冷卻水量不足 | 加大冷卻水量 | |
潤滑系統(tǒng) 油壓偏低 | 1、壓力管線中精濾油器堵塞 | 拆出濾芯,進行清洗 |
2、潤滑系統(tǒng)中安全溢流閥失控 | 調整安全溢流閥 | |
3、吸油不足,吸油管線中濾網堵塞 | 清洗吸油管線中濾網 | |
4、吸油管線漏氣 | 排除泄氣的故障 | |
5、油池油位低于吸油口 | 向油池注油至規(guī)定液位 |
標簽: 電動試壓泵3DY15KW型廠家、 電動試壓泵3DY15KW型價格、